从2018年1月29日启动征集,到2018年8月6日正式发布;从海内外征集、专家评审,到商标和大数据查重、著作权登记保护,再到修改深化、评议沟通、审批允准……最终,作品“潮涌”正式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。
征集:4263件作品摆满280张桌子
3月31日,在会徽征集办公室,工作人员受理并封存了最后一件应征作品。经过拆封、编号登记和形式审查,共收到符合要求的作品4263件。
它们来自全国各地和日、韩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,整整花了80多个纸箱才全部装下,摆满了3间办公室。
4月初,亚组委组建了由15位评审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,包含来自艺术、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体育部门和著名运动员代表等。
“会徽代表了一个城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和理解,是亚运会重要的视觉形象元素和文化载体。”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、本次会徽评审常务副主席宋建明说,会徽设计既是美术设计界的一件盛事,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参与,为最终的评选结果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4月18日,正式进入专家评审阶段。在杭州市体育馆,工作人员搬来280张60×180公分的会议桌,终于把4000多件作品全部整齐摆好,呈现给评委的只有作品本身和编号。
余下全文免责声明:内容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读者请有甄别的使用;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30日内与【大众艺术报网】在线客服联系。